
0月18日,2025奇瑞全球创新大会在安徽芜湖开幕了。这场面可真不小,不仅主题叫“创新 · 智领全球”,现场也是众(丨)集,院士、高校校长、行业大佬和各地伙伴都来了正规长沙配资平台,感觉半个科技圈和汽车圈的人都来见证了。

我仔细看了看,这次大会可不是简单的喊口号、画大饼,而是实打实地亮出了不少干货。简单来说,奇瑞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,目标是从一家成功的中国车企,转型成为一家“全球化高科技生态集团”。
那么,重点来了,这次大会有哪些硬货?
技术硬核,专啃“硬骨头”: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台鲲鹏天擎发动机,热效率达到了48%。可能很多人不懂这个数据有多夸张,这么说吧,市面上主流发动机还在为突破45%拼命,每提升1%都难如登天。奇瑞这一下干到48%,简直就是技术上的“暴力突破”,未来甚至有望让混动汽车油耗进入“1时代”。这才是真正的“反内卷”,不跟你玩价格战,直接用核心技术甩开身位。

玩真的,实测才是王道:光有实验室数据还不够,奇瑞直接把即将上市的纵横G700开进了长江,靠着“方舟两栖系统”成功横渡。全球首款能横渡长江的新能源越野车?这操作也太硬核了!这比任何华丽的广告词都管用,直接颠覆了大家对越野车的想象,也展示了奇瑞对自家技术无与伦比的自信。
开放协同,不搞闭门造车:奇瑞非常明白,未来的创新不能只靠自己。所以他们在大力推动 “开阳实验室”和协同创新中心,要打造一个“没有围墙的研究院”。简单说,就是联合全球100多所顶尖高校,一起搞研发,把高校里前沿的课题,快速变成工厂里能生产的技术。这种“产学研”深度结合的模式,才是持续创新的活水。

全球化是“深耕”,不是“撒钱”:奇瑞的海外用户都超过543万了,但他们不满足于此。董事长尹同跃说,全球化关键要“可持续”。所以他们计划在全球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,目的就是深入本地,做出更符合当地用户需求的产品。这种“全球共研、全球共享”的思路,才是中国品牌真正走向世界的正确姿势。

说真的,看完整场大会的报道,我能感觉到奇瑞身上有一种“技术长跑者”的定力。在大家都在追逐短期热点的时候,他们依然愿意投入重金去攻克最基础、最核心的技术难题。
从48%热效率的发动机,到能横渡长江的越野车,再到构建全球创新网络,奇瑞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两项技术的领先,而是一整套面向未来的创新体系和全球化战略。这让人有理由相信,当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向上突破时,像奇瑞这样手握核心技术的“理工男”,很可能就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。

这次创新大会,可以说是奇瑞吹响了从“国际化”向“全球化”全面进军的号角。未来,它或许真的能成为我们期待的那个,用“中国创新”推动全球技术进步的高科技生态集团。值得期待!
融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