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工网讯 10月30日,第二届职工创新工作室经验交流大会暨首届全国职工“文化创意、岗位创新、管理创效”大赛决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。本次活动以“匠心逐梦·向新而行”为主题,汇聚全国20多个行业的职工创新先锋、企业代表与专家学者,通过经验交流、成果展示、大赛启动等环节,搭建起职工智慧碰撞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培育的全国性平台股市配资交易论坛,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、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“职工动能”。
本次活动由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主办,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企业与班组建设专业委员会承办,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协办,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工会联合会等13家单位支持举办。会上,《全国职工创新工作室发展报告(2025)》发布,该报告系统梳理近年来全国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成果。截至目前,各地工作室累计诞生专利超10万项,培育高技能人才50余万名,成为匠心传承的“接力站”与创新突破的“孵化器”。
当天的大会议程聚焦职工创新核心议题,呈现多场高水平分享。在专家观点环节,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,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时代产业工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彭维锋,分别围绕“职工创新成果总结提炼与申报”“职工创新工作室成果转化机制与效能提升”展开深度解读,为一线创新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。在典型分享环节,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工会副主席、群团工作部副主任杨金友,莒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、副主任、县总工会主席刘维军及国网德州供电公司副总经理、工会主席夏滨等代表,分享了“十四五”期间创新工作室践行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鲜活案例。在专题分享中,全国劳模王进、刘更生、李承霞结合自身实践,畅谈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人才梯队建设与技能传承的路径,彭维锋教授现场点评,提炼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模式。
在特色展示环节,来自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、大唐环境产业集团、首钢集团矿业公司、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、国网莒县供电公司等单位的创新工作室领衔人,以“6分钟演讲+3分钟宣传片”的形式,生动呈现从灵感到创新实践的跃升过程。
会上,首届全国职工“文化创意、岗位创新、管理创效”大赛决赛同步启动。据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,首届全国职工“三创”大赛自筹备以来,吸引了全国多地职工积极参与。大赛分为文化创意、岗位创新、管理创效三大赛道,申报成果1242项,经过层层选拔和专家评审,572项优秀成果晋级决赛,其中的180余项优秀成果还将在现场进行展示展演。本次大赛为职工创新搭建展示才华、实现价值的舞台,下一步将持续完善职工创新支持体系,编制《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典型案例集》,搭建线上交流平台,推动职工创新经验跨行业交流、创新成果跨区域转化,构建“平台共建、资源共享、人才共育”的职工创新新生态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(劳动午报记者 孙艳)股市配资交易论坛
融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